文章来源:器械之友,未经械友授权不得转载
这消息可太劲爆了——7 月 1 号,上海市医保局发了个冠脉支架医保支付标准调整通知!简单来说,集采中选的支架,医保全额报销;但集采范围内没中选的支架,医保最高就给报 848 块钱,之前可是 7000 块呢!要是费用超过 848 块,多出来的部分就得咱自己掏腰包。这政策一出来,医疗圈立马就炸开了锅,非中选耗材市场也跟着变天!
这到底是个翻身的好机会,还是躲不过的大挑战?械友在这儿跟大家一起好好唠唠。。。
01上海对没中选的冠脉支架 “砍” 了医保报销上限

按照这个通知,可能有人觉得,支付标准从以前的 7000 多一下降到 848,对没中选的冠脉支架来说,利润肯定受大影响。但其实仔细想想,848 元这个数不算离谱。
早在 2020 年 11 月,国家第一次搞冠脉支架集采时,中选的支架价格就降到了 700 - 800 元左右。到 2022 年续采的时候,价格稍微涨了点,但也还在 800 元上下。而且这几年,中选的支架供应量很足,2021 - 2023 年的供应量都超过了当初签的协议量,根本不存在 “只降价不供货” 的问题,完全能满足医院看病的需求。
这么一来,没中选的支架要是还卖 7000 多,比中选的贵近 10 倍,显然不合情理。医保基金也不能为这么高的溢价买单,不然集采砍价不就白忙活了?
有位行内人士就说:“这两年科室里几乎不用没中选的冠脉支架了,7000 多的价位早就成老黄历了,就算医保还保留这个报销上限,也没啥实际意义,除非是有人想搞猫腻、输送利益。”
02中选与未中选价格渐趋接近:未中选者,降价入场还是直接退出?
这几年,经过好几轮价格调控,没中选的耗材和中选的比,价格已经差得不多了。
最近河北搞了 21 类耗材的续采,明确说要盯着没中选的产品,根据它们和中选产品的价差再压价。今年 2 月,北京也说了,京津冀“3+N"联盟里没中选的腔镜切割吻 / 缝合器,要是在别的省份有中选价,就得按最低的那个中选价挂网卖。


资料来源:河北省医疗保障局
自从集采开始后,总有人担心会不会影响医疗器械创新。其实国家早就考虑到了。
国家医保局的人之前就说过,高价不一定等于真创新,集采能规范市场,反而能给创新营造好环境。而且医保也一直给创新开绿灯:今年好多耗材集采都明确说了,省级以上认定的创新医疗器械,不纳入集采;山东在医保付费时,对一些特殊病例会额外给钱,2024 年就追加了 18.65 亿元。
就拿上海这次的通知来说,也给创新产品留了路。没中选的耗材,自己掏钱的部分能纳入职工医保减负和居民大病保险;集采范围外的产品,先自己付 20%,剩下的再按医保规定报。
所以要是没中选的企业觉得自己的产品真有创新,这些报销政策足够支撑它们和中选产品竞争。毕竟患者只要觉得效果好,也愿意多花点钱。
另外,现在集采的中选率特别高,比如五批国采的企业中选率 96%,产品中选率超 90%;甘肃牵头的联盟甚至做到了企业 100% 中选,产品 98% 中选。
械友总结:这意味着,没中选的耗材已经是小众市场了。如果这些产品既不肯降价,又没法证明自己在临床上有啥创新价值,那在市场竞争里肯定会被淘汰的,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与械友一起讨论~
医院各科室设备、耗材清单汇总
面对医疗机构百万家、万种医械供需难题,经销商如何破局?
械友医疗整合最全医院科室设备、耗材清单,紧跟政策与热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