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器械之友,未经械友授权不得转载
时间来到了2025年的下半场,医疗设备市场终于迎来了今年的“解冻”。
要知道在刚过去的2025上半年,一众医疗设备厂商还都在喊“行业寒冬”,谁知道刚刚进入下半年,可能这些设备厂商就已经有点笑得合不拢嘴了。
7月刚开头,广东、江苏等地就甩出一大波设备更新采购单,预算直奔5000万!

比如广东某县域医共体项目,一口气要买3.0T磁共振(2200万)、64排CT(450万)、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500万)等高端设备,开标时间就定在7月下旬。江苏也不甘示弱,直接砸600万采购数字化乳腺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01这波采购潮,说白了就是“延迟的需求”终于释放了
上半年因为行业整顿、财政审批等原因,很多医院憋着没买设备,现在钱到位了,自然要赶紧花出去。
国产设备“杀疯了”,独吞大单成常态。
这轮采购有个明显趋势:国产设备厂商,尤其是头部品牌,正在疯狂收割订单!
比如新疆卫健委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第一批采购267台DR数字X光机,全部被万东医疗一家吃下;而第二批共采购174台超声设备,迈瑞直接包圆。
山西的高端彩超项目,高端妇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全身型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66台设备又被迈瑞独家拿下……
02为什么国产设备能这么猛?
性价比高,售后靠谱,政策还扶持。以前医院可能更迷信进口品牌,但现在财政压力大,国产设备价格低、性能不差,自然成了香饽饽。
集采模式正在全面铺开。比如广西、安徽等地明确要求:1000万以上的设备必须全省统一采购。这种“打包式招标”对小厂商是噩梦,但对迈瑞、联影这些国产巨头来说,简直是躺着接单!
虽然国产设备靠价格优势横扫市场,但医院也不是“只看便宜”——技术、服务、维保同样重要。比如最近某些项目,尽管有厂商报价最低,但最终中标的是价格稍高、但技术评分更高的品牌。这说明:单纯拼低价的时代过去了,综合实力才是王道。
03这对行业意味着什么?
没技术、没规模、没售后,根本扛不住集采的冲击,小厂商更难混了;头部企业加速内卷,不仅要压价格,还得拼创新、拼服务;国内利润被压缩,逼着企业去国外赚外汇,出海机会变多了。
04基层市场爆发,下一个风口来了!
这轮设备更新还有个重要信号:基层医院包括县医院和社区医院,正在疯狂买设备!
以前高端设备基本是三甲医院的专利,但现在政策要求“强基层”,财政拨款直接砸向县域医疗。比如新疆一口气买几百台DR、彩超,明显是要武装县级医院。

这对国产厂商是天大的机会。基层医院预算有限,进口设备买不起,国产的正好填补空白。如果谁能拿下基层市场,未来几年根本不愁订单!
但是也有一点显而易见,那就是在医用耗材领域,显现出来的“以价换量”趋势明显。前文提到的新疆设备更新项目中,迈瑞和万东的最终开标价格,比预算总额下降了40%以上。

今年以来,集中采购在医疗设备市场中,比重越来越大,像是广西,要求财政性资金购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以及单台(套)1000万元以上的医用设备均由自治区统一集采;安徽计划2025年采购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均应参加省级集中采购。
05行业大洗牌,谁能笑到最后?
2025年的医疗设备市场,财政放水,采购爆发,头部厂商赚到手软;价格战、技术战、服务战,跟不上节奏的注定被淘汰。一句话总结:短期看,国产巨头吃红利;长期看,只有真本事的玩家才能活下来。至于那些还指望靠“关系”拿单的厂商,趁早醒醒吧——时代变了!
-END-
医院各科室设备、耗材清单汇总
医械市场需求多变,百万厂家、万种产品,精准匹配如同大海捞针?
械友医疗 深度梳理医院全科室设备耗材清单,洞悉政策风向与热门需求,
为代理商架起高效对接桥梁,抢占商机快人一步!
#医疗设备 #医疗器械集采